2克拉培育钻石戒指仅卖153元、99克拉进口钻石仅卖22元……打开一些电商平台,可以搜索到琳琅满目、图片精美并带有鉴定证书的钻石饰品,价位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与实体店动辄上万元的钻石形成鲜明反差。
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白菜价”钻石,是真的吗?对此,“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电商平台充斥“白菜价”钻石
河南郑州市民郑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糟心事:他在某电商平台上网购了一个5克拉的培育钻石戒指,准备在婚礼上使用;但检测发现,所谓的培育钻石竟是合成立方氧化锆。
郑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查询发现,不少人在网上发布过买培育钻石被骗的经历。
记者在电商平台输入“培育钻石”,便会跳出大量打着“培育钻石”标签的销售链接,如“1克拉143元 送IGI证书高档礼盒”“2克拉154元 送培育钻专配IGI宝石证书”;每克拉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与实体店动辄上万元的钻石相比,堪称“白菜价”。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售卖所谓“培育钻石”的商家交易量惊人,很多高达数万单。在某店铺,其一个交易页面就显示“已抢6.4万+件”,评论量将近3000条。
这些廉价“培育钻石”是真的吗?
展开剩余79%带着疑问,记者以150多元的价格从某电商平台上一家网店购买了一款2克拉的“培育钻石钻戒”,附带有鉴定证书和礼盒,又在另一店铺花22元购买了一款“莫桑钻大颗收藏级99克拉进口钻石”。
这是记者以150多元从网店购买的假钻石及其附带的假证书。新华社记者 刘振坤 摄
收到快递后,记者将其全部送至珠宝玉石首饰国检集团(河南)检验有限公司(简称国检集团河南公司)进行检测。国检集团河南公司检测员徐意向记者介绍,经专业仪器检测,两款“钻石”都是假的。其中,所谓的“99克拉进口钻石”竟是玻璃,而2克拉的“培育钻石”其实是合成立方氧化锆,附带的检测证书也是伪造的。
据专家介绍,锆石全称立方氧化锆,外观与钻石非常相似,但是其硬度、折射率比不上钻石,且价格低廉。
河南省柘城县培育钻石文化创意中心负责人朱勇超介绍,目前,行业内1克拉培育钻石的成本在2000到3000元不等,2克拉的培育钻石成本一般在4500元左右;同等品质的天然钻石,成本更要高出10余倍。那些每克拉售价仅百元左右、明显偏离成本价的“钻石”,被业内人士称作“一眼假”。
“假钻石+假证书” 消费者真假难辨
在多个电商平台,一些不法商家在销售假钻石时,往往会利用消费者的认知盲区,刻意打着“培育钻石”的名号。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关系,就像河里的冰和冰箱里的冰,二者在化学概念上是同一种物质。”国检集团河南公司总经理王家明介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法商家,故意模糊概念,将假钻石称为“培育钻”,或者用锆石、玻璃等商品冒充钻石。
王家明说:“那些假钻石附带的鉴定证书也是假的。假钻石、假证书,普通消费者很难靠肉眼分辨。”
假鉴定证书从何而来?记者调查了解到,有的是伪造正规检验机构的证书,有的则是编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检验机构的证书,一些商家甚至宣称“想要什么鉴定结果就有什么结果”。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实验室顾问刘厚祥博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比较可靠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有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NGTC)、美国宝石学院(GIA)、瑞士珠宝研究院(SSEF)、瑞士古柏林实验室、美国吉尔德宝石实验室等。但是,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仿制这些机构的证书,被称作“套证”“克隆证”;还有一些所谓的“国外机构”,实际上是用国外假地址注册、在国内偷偷运营的假鉴定机构。
在多个电商平台上,记者输入“珠宝鉴定证书”词条,页面涌现出众多每件价格低至几元的珠宝鉴定证书,上边不仅盖有检验鉴定专用章,还写有“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等字眼。
记者随机与一家网店联系,询问能否为锆石提供钻石鉴定证书,工作人员答应并发来几张检测证书样品,声称仿冒权威机构出具证书每张只需30元。在另一家网店,工作人员表示,只需给他发一张高清图片,便可定制珠宝首饰鉴定证书,品名、重量、颜色、形状、重金属检测等信息皆可由买家自主提供。
完善监管体系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记者登录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输入“钻石”关键词,与之相关的消费投诉量逾21万条,其中虚假宣传问题较为突出。
河南泰豫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世伟认为,销售假钻石主要涉及违反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禁止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对于存在欺诈行为的商家,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刘世伟说,市场监管部门可依产品质量法责令违法商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若伪造NGTC等权威机构证书,还涉嫌触犯刑法规定的伪造印章罪等。
针对记者反映的问题,某电商平台表示,已下架商品并对相关店铺进行处罚。平台已设置专项治理团队,从产品溯源、智能审核、数据风控等多维度全面梳理、排查在售商品,未来将加大抽查与治理力度,及时处置问题商品及不合规商家。
柘城县有“钻石之都”的美誉。今年以来,当地查处多起电商平台假冒柘城培育钻石的案件。柘城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德军介绍,下一步将继续联合外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培育钻石产业声誉。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永奇认为,一些商业平台公然销售价格明显异常的假钻石,暴露出相关平台监管存在漏洞。要进一步强化监管,线上销售的培育钻石要有权威鉴定机构的信用背书。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培育钻石的科普宣传,消除公众对培育钻石的误解,推动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刘厚祥建议,强化多部门协作,构建从源头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线上平台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和专业鉴定能力,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体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广大消费者网购时要擦亮眼睛,不轻信有违常识的宣传。(记者孙清清、刘振坤、卫子轩)
来源:新华社
发布于:河南省兴盛网-靠谱股票配资-实盘交易杠杆-配资投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