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的领奖台上,陈若琳刚拿到第五块金牌,眼泪还没擦干呢,突然看到观众席里有人举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琳琳妈妈爱你”。 全场都安静了,摄像头全都转过去拍那个中年女人。 陈若琳当时就愣在那儿了,那个女的不是别人,就是20多年没见面的亲妈。
一个从小把你丢下的妈,等你功成名就了突然冒出来认亲,太戏剧性了。 后来在更衣室里,那个女人哭着说“妈妈对不起你”,陈若琳沉默了好久,最后只是轻轻说了句“都过去了”。 没有大哭大闹,没有抱在一起,就这么平静。
说实话我能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平静。 你想想,3岁时候父母离婚,妈妈带着哥哥去了加拿大,爸爸也不要她,把她扔在外婆家门口就走了。 小时候别人家孩子都有爸妈接送上学,她只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后来外婆年纪大了照顾不了,就把她过继给了舅舅一家。
展开剩余76%舅舅舅妈真是好人啊,待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 让她跟着外婆姓陈,给了她一个真正的家。 小时候陈若琳身体特别差,老是生病,舅舅舅妈为了让她强壮点,4岁时送她去南通儿童业余体校学游泳。 没想到这一送,送出了个未来的奥运冠军。
在体校跳水教练高峰一眼就相中了她,觉得这孩子四肢修长,是个跳水的好材料。 才6岁就开始训练了,那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吃苦。 有一次训练时右肘脱臼,离省赛只有3周时间,医生给她复位的时候疼得厉害但她硬是没吭声。 打着绷带参加比赛,居然还拿了第四名。
11岁就在全国少年赛拿了三块金牌,直接被选进了国家队。 进国家队后更苦了,为了控制体重保持身材,整整十年没吃过晚饭。 饿得晕过去好几次,医生都警告这样会影响健康,但她还是咬牙坚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才16岁就包揽了女子单人和双人10米台两枚金牌。 最后那一跳完美得让人惊叹,裁判直接给了满分! 要知道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已经12年没拿过奥运金牌了,压力多大啊。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又卫冕成功,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拿金牌,总共拿了5块奥运金牌,22个世界冠军。 这么辉煌的成绩背后全是伤病,她的颈椎严重到医生警告再跳下去可能会瘫痪。 但她还是坚持参加了里约奥运会,拿到第五金后才退役。
就在她里约奥运会夺冠后,那个20多年没见的亲妈突然出现了。 从加拿大回来,拿着旧照片说要补偿她。 陈若琳当时都愣住了,然后很明确地拒绝相认。 她在采访中说得很清楚,“舅舅是父亲,从小养我供训练,生母弃我时我3岁,现在成功来扰不合适”。
后来生母多次联系她,哭着说当年是无奈之举。 陈若琳退回了大部分礼物,只留了张旧照片。 偶尔会寄些南通特产给生母,但话不多。 哥哥邀请见面,她也以转型忙为理由拒绝了。 舅舅劝她别太绝情,但她坚持住在舅舅家。
其实网上很多故事夸张了,陈若琳后来澄清过,父母没有完全抛弃她,离婚后父亲付抚养费,母亲每年回国看她,只是训练忙聚少离多。 家人甚至瞒了她父亲病危近一年,怕影响她备战北京奥运会。
退役后陈若琳没离开跳水,她回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学公共管理。 后来进了国际泳联跳水委员会当裁判长。 2021年开始当国家队教练,主管全红婵和练俊杰。
带全红婵可不容易,那孩子14岁,陈若琳特意设计了心理训练,模拟噪音环境训练动作。 全红婵发育关难过,她陪着调整训练计划,还给按摩放松。 网上有人质疑她经验少,她顶住压力指导,全红婵最终卫冕双人金牌。
现在陈若琳书房里锁着金牌盒,桌上放着两张合影,一张是里约夺冠后抱着舅舅舅妈,另一张是2023年生日时生母给她点蜡烛。 她对队员说,“人生如跳台,低谷反弹定高度”。 32岁了还单身,住在南通别墅,专注教练工作。
偶尔会和生母联系,但生活重心还是在舅舅家。 用她自己的话说,宽恕不等于忘记,只是选择和平相处。 2023年生日时,生母第一次给她吹蜡烛,那张照片就摆在书房里。
发布于:辽宁省兴盛网-靠谱股票配资-实盘交易杠杆-配资投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