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方面不再满足于美国继续采取“不会支持台独”这样含糊的表态,而是要求美方做出更明确的承诺——公开反对台独。针对此,中国外交部随即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这一原则就意味着应当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把模糊表态改为明确立场,意味着中方希望美国停止向岛内“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避免在两岸关系已经面临严重风险时出现误判。换句话说,中国此举是在倒逼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选边站位:要么切断与岛内分裂势力的联系,支持和平统一的可能;要么被视为在岛外支持分裂,从而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无论美国如何回应,中国都借此在国际话语中争取了道义上的主动权。
对于台湾当局和民进党来说,这一走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民进党内部尤其紧张,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在接受一些美国保守派媒体采访时甚至声称,若特朗普能令大陆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他应获诺贝尔和平奖。赖清德还援引重庆传言,称中方曾表示在任内不会动武,并警告称若台湾被“并吞”,大陆将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进而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展开剩余59%但观察者认为,赖清德此类言论更像是在向美国讨好,试图借特朗普的名望换取更多支持。他清楚特朗普渴望国际荣誉,因此试图以奖项为诱饵,促使美国对台采取更明确的支持态度。然而白宫回应对此并不领情,强调特朗普本就配得上和平方面的荣誉,暗示美国是否直接介入并不会改变其国际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对台问题的明确承诺。
事实上,面对大陆在西太平洋影响力增长的现实,任何美国政府都必须在维持现状与避免激怒大陆之间寻求平衡。对华采取完全的介入或完全的放手都有高风险,所以保持策略模糊、避免直接支持台独,成为一种现实选项。大陆方面也对特朗普此前所谓的“承诺”予以否认,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允许任何外力以任何方式分裂中国领土。
总的来看,此轮争论暴露出三点:一是中国正推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更明确的政治表态;二是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对外动作寻找保护伞,但效果有限;三是美方在实际操作上仍倾向模糊以维持战略灵活性。随着中方立场愈发坚定,岛内“台独”言行越激烈,反而说明统一问题的紧迫性在上升;那些借外力谋求分裂的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和历史压力。
发布于:天津市兴盛网-靠谱股票配资-实盘交易杠杆-配资投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